通电测试设备基础功能: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响应(如用标准气体校准VOCs传感器)、通信??槭欠衲芰ㄍü甘镜苹虻魇匀砑啡闲藕徘慷龋?/div>
现场安装与固定
按布点规划到达现场,使用专用支架或夹具将设备固定在预设位置(如路灯杆高度1.5-2米处,确保传感器探头无遮挡)。
连接供电:若为市电供电,需做好防水接线;若为太阳能+电池供电,需调整太阳能板朝向(如朝南45°角)以提升充电效率。
记录设备ID与安装位置对应关系(如通过二维码绑定GIS坐标),便于后续数据关联。
三、系统配置与联网调试
终端参数配置
通过本地调试(如连接设备USB接口,使用厂商配置软件)或远程指令(如通过后台发送OTA配置)设置参数:
采样频率(如每5分钟采集1次数据);
通信频率(如每10分钟上传1次数据,突发超标时实时上传);
校准参数(如温湿度补偿系数、传感器零点修正值)。
平台接入与网络调试
在监测管理平台(软件系统)中录入设备信息:设备ID、安装位置、监测参数、通信协议(如MQTT)。
测试数据传输:触发设备上传1条测试数据,检查平台是否正常接收、解析(数据格式是否匹配,如数值、时间戳、设备状态是否完整)。
批量接入优化:若为大规模部署,通过网关批量配置(如LoRa网关绑定区域内所有终端),减少单设备调试时间。
四、数据采集与平台操作
实时数据监控
登录管理平台,查看“实时监测”界面:通过地图可视化查看各网格点数据(如不同颜色标注PM2.5浓度等级),点击单设备可查看详细参数(当前值、历史曲线、设备状态)。
设置预警阈值:针对关键参数(如VOCs浓度≥100ppm)配置多级预警(如黄色预警、红色报警),触发时平台自动推送通知(短信、APP弹窗)。
数据查询与分析
按需求筛选数据:支持按时间(如近24小时、近7天)、区域(如某街道网格)、参数(如仅查看噪声数据)查询,导出Excel或PDF报表。
调用平台分析功能:生成时空分布图表(如PM2.5热力图)、趋势曲线(如一周内噪声变化),辅助决策(如识别污染高发区域)。
五、日常运维与校准
设备状态巡检
定期查看平台“设备运维”??椋杭嗫氐绯氐缌浚ǖ陀?0%时更换)、通信信号(弱信号点需调整天线或更换位置)、传感器故障(如数据长期不变需排查)。
现场巡检:每月或每季度实地检查设备固定情况(防松动)、传感器清洁度(如PM传感器滤网是否积尘,需定期吹扫)。
传感器校准
自动校准:通过平台远程触发设备自校准(如利用环境基准值修正漂移,部分设备支持)。
手动校准:对精度要求高的参数(如气体浓度),定期带回实验室用标准物质校准(如用100ppm甲醛标准气校准甲醛传感器),或现场使用便携式校准仪校准。
数据质量维护
平台自动过滤异常值(如超出传感器量程的数据标记为无效),人工复核可疑数据(如某点数据与周边偏差过大,需排查设备是否故障)。
六、系统升级与扩展
设备固件更新
当需要优化功能(如提升通信稳定性)时,通过平台推送OTA固件升级包,设备自动下载并更新(需确保设备电量充足、网络稳定)。
新增监测点或参数
扩展布点:按新的网格规划安装新增设备,重复“硬件部署→平台录入”步骤,接入现有网络。
增加参数:为原有设备加装传感器??椋ㄈ缭诳掌柿考嗖庵斩松闲略?ldquo;臭氧”传感器),在平台中启用对应参数的监测与分析功能。